翡翠白菜多少种色?
我们通常说的“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可细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等; 行内的人把颜色分成正色(红黄绿)和杂色两类,而把绿色单独列为一类。 其实,除了红色和黄色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原色外,其它的颜色都是经过加色的,因此也叫“间彩”。 例如,蓝绿色的翠墨玉、紫罗兰色的春带彩、黑褐色的乌鸡种等等,其颜色加色原理与染色头发的原理一样。
1.1 紫色
1.2 淡蓝色
1.3 深蓝色
1.4 绿色
1.5 浅绿色
1.6 深绿色 1.7 黄绿色
1.8 灰绿-灰褐色
1.9 青灰色 二、什么是“水头”? “水头”也是形容翡翠透明度的一个标准,行内有“干、湿、溜、透、炸”的说法。 其中,“干”指非常不透明,像一块干燥的泥块;“湿”是介于半透明和不透明之间;“溜”是指微透明,像玻璃一样光泽;“透”是说很透明,像透明的玻璃一样;“炸”是一种特别特别的透,就像炸开的爆米花,这种极品很难得。 但这些形容都很抽象,还是看看实物照片更直观一些。 三、什么是“种水”? “种水”是一个商业包装词,代表了一个翡翠的原石质量水平,及后期加工成翡翠成品后的质量水平。
好的种水,能让一个普通的翡翠料子起死回生! 相反,差的种水,会让一块好材料白白浪费掉。 在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描述:“种水足”“种水佳”“种水靓”……
四、如何评价一件翡翠制品的种水? 看材料是否新鲜: 一款好翡翠,首先它要足够“干净”,没有脏点、纹裂等瑕疵,如果原料存在这些问题的话,后期任何复杂的工艺都不能让它脱胎换骨。 因为,有瑕必遮,无瑕才可展妍态。 我们看到有些非常漂亮的成品,乍一看上去很漂亮,但仔细看的时候会发现,在关键部位有一点绿,一点白,很影响整体的美观度。 这就说明,原料有问题或者加工时不够细心,留下瑕疵了。
看材料是否饱满: 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原材料足够填密实才够有质感,如果是飘花的,那花色要满屏才有味道。 如果用料很抠,那成品出来就干巴巴的,没有一点灵气。 比如这件手镯,虽然带绿,但是用料很省,中间留着一大段空白,就显得比较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