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好坏怎样区别?
学翡翠鉴定,其实也就是学判断其“种水色”,以及是否有瑕疵或瑕疵大小多少来决定的。 不过呢,学玉石鉴定可没那么简单!因为影响玉石价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玉质、颜色、光泽、透明度(水份)、瑕疵等等... 而其中任何一项指标,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价值。 所以,我们学习玉器鉴定的时候,就必须得一个个的去掌握。 但今天我们只讲“种水色”这三个常规指标就好啦~ 因为其他的影响因素我们以后慢慢在聊~
1. 种--是指玉的质地 大家都知道,不同种的宝石,它的价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钻石分为克拉钻、碎钻等;珍珠分淡水珠和海水珠等。 而玉石也是一样,它分软玉和硬玉! 这里给大家先科普下: 在天然未经过人工优化的软玉中,质地相对细腻,结构相对比较紧密,硬度相对来说比较大,我们称之为“A货”;而质地相对粗松,结构相对松散,硬度相对来说比较弱的,我们称之为“B货”。 “A货”指的是自然生成的,没有人工优化的软玉。而“B货”是经过了人工漂白的,或者人工填充的软玉。 虽然“A货”“B货”只是软玉中的两个分类,但是它们的价格却是天差地别的!
2. 水头---是指玉的透明程度 前面讲了软玉的分类,而硬玉其实就没有太多的分类了,因为它的性质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而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点就来咯~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块石头“水头”怎么样,是有标准的。而在玉石行业里,这个标准就用“透”字代替。 如果一块石头能透过光的话,说明这块石头的“水头”比较好;如果一块石头不透光的话,就说明这块石头的“水头”比较差。 我们从光学原理上就能理解,当光线从空气进入到水中时,它会折射、反射,最后进入我们的眼睛;而当光线无法进入的时候,我们就说它“不透光”。 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判断一块石头“水头”好不好:拿起你的手机,打开手电筒,照一下它就可以!不过要注意哦,手机的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否则会影响效果。
3. 颜色--是指玉石的颜色 之前有讲到,软玉按颜色分为: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等。而硬玉只有一个色—白色。 那如何评价一种颜色好呢?是不是越鲜艳越好呢? 其实也不是! 因为有些颜色是因为染色而形成的,一旦遇热或酸碱的环境,它就会褪色。所以,颜色的评价还涉及到一个“耐久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种颜色能不能经久不衰,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可以给大家几个小窍门—— ①买玉一定要仔细检查,看看是不是有瑕疵;如果有,要仔细观察瑕疵的大小、数量及位置。因为在玉器市场中,瑕疵往往是最能被商家利用来压低价格的手段之一。
②千万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比如说:这是天然的、这是真正的琥珀、这是A货等等…因为天然不等于完美无瑕,A货也不代表没有瑕疵。在购买贵重物品前,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