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活的翡翠?
“活”是个形容词,形容翡翠的颜色、润度(透明度)和结构。 颜色:好颜色的标准是:浓、阳、匀、透。有颜色的玉石才好看,也就是有“灵气”;如果一块玉颜色灰暗,没有神采,就像个病美人,没有吸引力一样。颜色还要正,正色的意思是不偏色,不闷。比如绿色,就要绿得鲜艳明快,而不能晦暗。
2. 水头(或称透明度):水头越好,质地越透明,看起来越有灵气。“水头短”就是透明度差的意思。影响水头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结构、颜色等。
3. 结构:种质越好,结构越细腻。影响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晶粒大小。另外,结晶方式也会影响结构是否紧密。
现在来讲,优质的翡翠相当少,我们常见的所谓“优质翡翠”大部分其实是改口货——把之前品质一般的翡翠,改成目前很流行的各种“飘花”“雪花棉”“帝王绿”“苹果绿”等等。当然,这些改进让翡翠更美观了,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但是,无论怎样改进,优质的翡翠有个重要的特征是无法改变——强荧光。
翡翠的活与不活,是行话,专指翡翠颜色的形态,有如下几种:
颜色的形态
颜色的形态,指颜色在翡翠中分布的形状或样式,因颜色的形成主要受控制色元素的呈色方式影响,故颜色的形态与颜色的成因相关。
翡翠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成因。外生色是由外来的色元素后加入翡翠造成的颜色,色元素以渗入或微细包体形式呈色,色形多呈星点状、丝络状、条带状。次生色,指翡翠在成矿后受地下热液蚀变作用(俗称水煮)形成的色,通常为绿色及暗绿色,色元素为原生矿中带入翡翠内部的铬、铁两种元素,色呈从内部向外逐渐减弱,色形多呈片条状、团块状与柱状。
翡翠中的颜色
星点色
颜色呈密集的点状,俗称“高绿”或“鹦鹉绿”,是外力作用下含铬胶体在翡翠中呈浸染状蚀入导致的绿色,常见于暗淡的钠铬辉石玉中。因为颗粒极细,对透明度影响不大,色、底结合很好,绿色饱和、浓艳,是非常漂亮的一类绿色。虽然色形是星点状,但数量上极为密集,所以看起来是近于色形界限的均匀绿色,因此是活色,非常珍贵。
丝状色
颜色呈现拉丝状,因含铬胶体沿着钠铬辉石的纤维状解理面以极细的包体状态平行渗透所致,多见于暗淡的钠铬辉石玉中,也是活色。
丝络色
颜色呈丝带团块相间的条带状,是外力作用下含铬胶体在翡翠中呈网状蚀入造成的绿色,为活色。
柱状色
颜色由片状色继续向内延伸而成色柱,多为绿色,色柱呈透镜状,绿色鲜艳。由外生色造成的柱状色为活色,由次生色造成的为死色。
团块状色
团块状色是次生色,俗称“墨岭绿”。含铬铁质胶体被挤入翡翠裂隙中或压入破碎带中,受挤压成团块状。颜色由外到内依次为暗绿、翠绿、浅绿和无色,常见于水岭结构中。色与地界线清楚,透明度不高,为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