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镯子怎么定价?
这个定价啊,可说的内容就太多了,我尽量言简意赅的说说吧! 先讲几个概念: “种水”这个词在翡翠行业内用来称呼翡翠的质地,它的含义比密度要宽泛一些,因为种的概念还包括了翡翠的结构,而水的含义则是指透明度。 所以我们一般说“种水好”或者“种水差”,更多的时候说的是种而不是水。
不过有时候我们把种和水并在一起用,像“种水货”这样,指的就是结构细腻、透明度高且质地好的翡翠,也就是人们常常说起的“上品翡翠”。 上品翡翠当然是最有价值的,那它到底值多少钱呢? 这个还真没法直接说。因为决定翡翠价值的因素除了种水和颜色之外,还有制作工艺、形状、大小等等,甚至购买者的喜好不同,对价格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就只能先抛开这些因素不谈,单单从种水和颜色上来判断一件翡翠大概的价格区间。 首先来说种,老玩家通常把种分为五档: 第一档:玻璃种(老种) 第二档:冰种 第三档:糯种 第四档:豆种 第五档:新种
再来讲水,行内一般将水分为四档: 第一档:完全透明(玻璃地) 第二档:比较透明(冰地) 第三档:有硬度(糯地) 第四档:软(豆地) 最后来讲颜色,由于受到原材料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翡翠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色调偏色情况,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浓”“淡”“正”“阳”等各种形容色彩的词语。而为了便于统一衡量和比较,我们通常用“等级”来表示颜色的程度,例如一级蓝、二级绿等。 一个等级通常包含5个级别,因此也可以理解为100%中10%强90%弱。比如一个手镯的颜色是绿色的,我们常说它是中绿色,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说是中绿1级,或者是中绿2级....以此类推。
种水上色基本就是这样。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虽然种水是最好的评价标准,但是它们只代表了“形”的价值,而“意”的价值是无法用种水来衡量的。就像文学作品一样,虽以文字为媒介,但文字不能表达情感。所以种水好的玉石固然不错,但是有了情感融入其中的玉石价值更高。 所以,当您拿到一块玉石的时候,可以先从种水和颜色上去判断它的价值,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再去细细品玩,感受一下它传递给我们情感信息,如此才能彻底明白这块玉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