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种翡翠多少?
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冰种」、「晴水」、「油青」,实际上大部分都只是色调上的称呼区别而已,在种水上其实并没有任何区分。这些名称真的只是商家炒作而已吗?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说种水时经常提到的种和底,实际上就是翡翠的结构和底色。而结构我们可以观察得到,是硬玉矿物的集合体;基底(底色)则是看不到的,需要借助于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到。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描述一块原料或者成品的时候会说「结构细腻」或「质地细腻」,而当谈到「底子」时则会使用更细致的描述——「底细」或者是「底子干净」。而当我们使用到「水头」这个词语时,一般也是用来形容这块原料或者成品中的透明程度。 因此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冰种」就是指透明度像冰块一样,可以看见里面的水(结构),但又不至于通透至极的翡翠。 而「油青种」「晴水种」则分别是指有着油脂光泽和色彩明亮度较高,类似于“清水”一样的绿色。
所以,严格来说以上三种都属于颜色细分下的品种分类,而非种水分类。但因为它们都是浅绿颜色,所以在市场流通中经常会混为一谈。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常见的深绿色翡翠基本都可以归为老坑种,而颜色较浅的则可以归属于晴水、油青范畴。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油青」这个词原本就有「暗青色」的意思。所以,如果有一块绿色并不很正也不很淡的翡翠,表面带有油脂光泽,那大概率就可以定义为「油青种」了。 但「油青种」的「油」并不代表其有油性质感,恰恰相反,由于内含物导致的透射差,它看起来反而更加干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