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碎片有价值吗?
这问题,让本不爱回答问题的人,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答了! 先摆结论——有价值的,而且价值不低! 但,你得会问!你这个问题就问的很外行。 什么叫“古……瓷……”,你以为瓷器是现代产品么? 能烧造出瓷器的中国,在唐宋时期就已经进入了冶金和化学工业时代,而且是“有体系”的,不是我们现在这样“分工明确”… 所以简单地说吧,从汉代开始,中国就有“陶瓷厂”了(汉唐时期的“瓷”指的就是陶瓷)。
那么这些厂里面的工人,就有专门负责烧制器皿的“烧炉工”,还有负责制作花纹的“纹匠”…… 到了明清时期,这种划分更加细致,甚至出现了行业垄断——“瓷商不得自有窑灶” 也就是说,没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是不能购买或者拥有自己制作瓷器的。(否则就是犯法) 既然已经有了严格的行业规范,那瓷器的产地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识。比如“景德镇的瓷”、“潮州瓷”“德化瓷”… 而如果你拿一块碎瓷片去找当地“收古董”的商贩,对方听到你是“寻宝的”……
那他肯定先问你“这是哪里的瓷”,接着再判断值不值钱。 如果他说不值,那你就扔给他得了…如果真的很值钱呢?嘿嘿嘿…… 他肯定会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收你的宝贝(_�) 因为一旦上了“卖古董”这条船,就存在被“警察叔叔”请去喝茶的风险… 当然,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不可能知道某个瓷器遗址到底代表了一个朝代,还是两个朝代…更不知道它属于皇家用瓷、祭器还是民用器皿。所以……
一句话——都别扯淡!没准人家就是随便一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