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什么阶段?
我们玩翠,一般就是两大方向:一个是玩种水,另一个是玩色。 先来说一下关于种的划分。 种,在翡翠行业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翡翠的质地,而质地又是从手感上、视觉上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 好的种应该给人的感觉是:细腻、通透、纯净、润亮。而差的种则会给人粗糙、闷滞、浑浊、干瘪的感觉。 我们把种分成5个等级,其中最高为5A级。
1、5A级:细糯种-玻璃种 2、4A级:豆种(细豆种/粗豆种) 3、3A级:冰种 4、2A级:糯种(细糯种/粗糯种)
5、1A级:乾种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糯种”属于中低档次的种水,但它却有极为广泛的人群基础,所以它的细分很有必要。我们把“糯种”分为两个档次:
①、糯种(细糯种):颜色柔和,颗粒感弱。
②、糯种(粗糯种):颜色较深,颗粒较为明显。 而玻璃种和冰种就没有必要再分出了,两者只有微小差别。
接下来说一下关于色的划分 色在翡翠行业中是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不同的人对颜色的认知会有不同。同时,由于翡翠形成于高温高压的环境,所以其颜色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各种颜色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翡翠都会有底子(背景)颜色,而底子的颜色深淡决定着这件翡翠的底色。我们将其分成3个等级:
1、白底青种:底子呈白色,主色调为青绿色。
2、黄底青种:底子呈黄色,主色调为青绿色。
3、绿底青种:底子呈绿色,主色调为青绿色。 在以上三种基础上,我们再根据绿色的比例大小以及鲜艳程度进一步划分,同样将颜色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浅色系:绿色比例小于50%;
2、中色系:绿色比例介于50%—70%之间;
3、深色系:绿色比例大于70%。
最后我们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分法仅仅是基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翡翠原料来进行分类的,实际上,随着未来市场的变化,原料的产地也会产生变化,所以分类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