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底翡翠好不好?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任何天然生成的玉石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瑕疵。而“阳底”即是指翡翠的底子(也就是除绿色以外部分的质地)较为通透。 通常来说,如果一块玉料达到半透明状态以上,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水头足”;若要达到充分透明的状态,则必须具有“玻璃光泽”并且“内外透彻”,这样的成品就可以达到“阳底”的标准了。
不过,这里所说的透明度是就整体而言的,如果内部颗粒间隙较大的话,可能看起来会比较透,但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到绿色的,这种就不能算是“阳底”了,而只属于“色阳”或“水头足”。 所以,“阳底”并不等同于“透明”或者“水头好”,而是指“绿色”与“底子”两者之间的和谐程度。
一般而言,如果绿色鲜艳明亮、分布均匀,底色清新柔和、没有明显瑕疵的话,就是“阳底”比较好的了。 比如下面这块正阳绿,颜色鲜艳且分布均匀,种水达冰糯,底子干净清爽,没有纹裂等瑕疵,就是比较典型的“阳底”好的作品。 除了底子的颜色外,影响其质感的主要因素还有细腻度以及纯净度。
一般来说,如果底子的结晶体颗粒较大且结构松散,质感会显得不够细腻;而杂质矿物含量过多的话,也会让底部显得浑浊,影响到整体的视觉效果。 在挑选“阳底”的玉器时,要注意观察其底色是否清透、有无明显瑕疵。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打灯仔细观察,这样就能将瑕疵全部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