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何耀军?
在书法史上,“书体四变”之说影响甚广:汉隶变为北魏楷书的魏碑,再变为唐楷的欧、虞、褚、颜诸体;南北朝时期,隶书演化为章草和今草;隋代楷书又变为行书和草书等。 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这种“书体四变”的规律是存在的,但也不尽然如此。清代学者杨守敬对这一现象有过深入的研究,在其《学书迩言》中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此论颇为中肯。 ”
“魏晋以来,书道始大”(《宣和书谱》),从东晋到南朝,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虞世南、智永等许多著名书法家。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因而能写出风神洒落、飘逸俊秀的书艺,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情趣,人们将这种时代风尚和崇尚自然的美学观点相联系,提出了“韵”的概念。
唐代书法以楷书最为盛行,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徐浩、陆柬之、怀素等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他们的楷书和行书,笔法严谨,结构匀称,风格多样.各臻其妙。由于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书法家的数量多而且水平高,因此,整个书坛呈现出一派百花争艳的景象。
宋代是一个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时代。北宋时,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而外族入侵更使国家陷入灾难深重的境地。当时虽然也出现了像苏轼这样的杰出人物,但由于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文人的命运非常坎坷,思想上也受到了束缚。所以,宋代的书法尽管也有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一是把书家与政治联系起来作评价,二是重法轻趣,三是追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等等。这些都对以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封建王朝。元朝的文艺较之其他朝代,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元代的士大夫们往往以非传统的思想和反传统的行为来作为标榜自己品格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动乱和政治上的歧视,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不得不通过文艺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并以此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于是,元初的书法出现了异于前代的新特点:一是提倡书写简札,二是崇尚篆隶,三是不拘一格,自出新意。
明朝初期,朱元璋大力推行朱熹的理学,提倡尊孔读经之风。但是到了晚期,朝廷内部党派林立,相互倾轧,民间又流行白莲教等邪教组织,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明朝后期的书法家便自然而然地带有“乱世之杰才”的性质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大胆革新,不拘一格:有的专攻行草书,有的兼习篆隶,还有的选择小楷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这些新风格的出现对于促进明代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朝康熙年间至光绪末年,书法上先后形成了皖派、吴门派和海上派三大流派。其中又以皖派的书法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包世臣和康有为先生。他们继承了王羲之法帖的传统,强调笔法的重要性,主张取古人之大成,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
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一方面固然得益于古代书论的巨大滋养,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当下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为这种繁荣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当今的社会,人们的审美趣味逐渐从过去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这无疑为各种不同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因此,只要我们不忘记“书道”的本质,同时又能与时俱进的话,那么我们的书法就会永远保持它的鲜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