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评语怎么写?
给小学生书法作品写评语,我一般这样来处理: 第一步,整体观照,看这幅字的大局及细节,找出需要改进之处 第二步,在寻找过程中提炼出关键词 第三步,对这3-5个词进行阐释与点评(每个词解释10个字左右) 第四步,给予孩子鼓励性语言 下面是具体如何操作的过程 第一步骤:整体观看作品,找到不足处——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一般会先看作品是否完整、有无涂改;再看字体结构是否准确、笔画是否有缺漏;最后关注整个布局是否疏密有致、重心平衡等。
第二步骤:提炼关键词,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会用不同的符号记录孩子的不足点,比如“[】”表示局部位置不准确,“【】”则表示整个字的大小不够协调统一。这些关键信息是我在观察和比较中提炼出来的,当然也和孩子自己找的不足点有关。这一步的目的就是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
第三步骤:围绕三个或者五个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并阐述 ——以五年级学生的《兰亭序》为例 第一关键词:右边的“之”字的第四笔“横折钩”写得太长 这一个关键词是从上面第二步得来的。我将这个关键词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右边的‘之’字的第四笔‘横折钩’”是指出这个字的具体组成部分;“写得太长”则是强调这个笔画太长是一个缺点,那么为什么要说它是一个缺点呢?因为如果这个部件过长的话会破坏其他部分的平衡感,也会使整张作品的节奏不均衡。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孩子这样一个道理:“写字要讲究协调美!”
第二个关键词:最后一行的四个字没有写好 “羲之”两个字写得比较好,但是最后一个字“之”有点拖沓了,而前面的一个“鹅”就没有处理好。这两个字都是平舌音,应该放在一起考虑一下,看看怎样写才会更有美感一些哦~(可以在旁边画个示意图) 最后一个关键词:开头少了一个“人”,中间少了两竖 这个关键点是我自己发现的,当时并没有告诉学生,而是将这个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讲解的时候作为补充材料来使用~(嘿嘿嘿~) 开头的“永”少了一个人头,导致后面那个“川”的位置不对;而中间的“之”又少写了一竖,看起来不太协调呀~~这里有两个重点部位一定要提醒他注意才行哟~~~(可以再适当做一些提示,比如写一句小短评)
第四步:总结+鼓励性语言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讨论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得出评价结果啦!这个时候可以将前几个关键词稍微总结一下,然后再次提出希望与建议即可。 最后的最后,别忘了给孩子的作业画上一个大大的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