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辉书法作品欣赏?
何应钦书法的笔法,与他的作为一样充满矛盾性。 其楷书取法欧阳询、颜真卿及二王,兼融南北书风而自成一格;行楷则受怀素影响较多,笔力劲健而带飘洒之意,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行书大家之一(另一位是于右任)——这是其“正”处。 而其作为国民党要员所写的不少“宣传字”,用笔多随意率意而为,结构疏密不均,布局章法东倒西歪而又杂乱无章……这种笔法其实正是民国期间许多国民党人士写字的一个通病。
何应钦1905年赴日本学习军事时就开始学习书法(当时师从日本书法家林仙一),且一生始终致力于书法研究,因此其书法造诣较高,成为民国期间的著名书法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他既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又是一位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学者,自然免不了受到当时整个时代的思潮的影响,所以便形成了他在书法上的“双刃剑”式的矛盾:一方面,他把从传统中汲取的营养用于了提高其书法的艺术水平,从而使其作品能独步一时;但另一方面,在书法艺术之外,他又把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当成了政治工具,使自己的作品成了服务于某种政治目的的工具,这便大大降低了他的作品的可贵之处和可读性。
我个人认为,评价何应钦书法的价值,只能就其所作之书法作品本身来看待,而不能像一些所谓的历史学家那样通过分析其人其事来对其作品进行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事实上,我认为他的有些作品还是写得很好的,比如上图这幅《咏梅诗七律》。这件作品结体疏朗,笔势飘逸洒脱,颇有魏晋韵致,确实称得上是一件上乘之作!只可惜它被用作了一个极尽煽风点火之能事的政治宣传画,这才让它蒙上了污名。 但不管怎样,我想对今天的所有有志于练习书法的朋友说一句: 无论我们在书法艺术上能达到多么高的境界,都千万别忘了,我们练的是毛笔字而不是手枪,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作品沾染一点政治色彩,否则的话,那我们就真是把自己给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