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有裂痕值得收藏吗?

柯祖爱柯祖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瓷器开片现象(裂痕)系器皿釉面有规律的破裂花纹,是瓷器釉面的一种缺陷。瓷器釉面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二是使用过程中造成的。

就制作过程而言,瓷器烧制出窑温度过高,出窑急剧降温,釉面急剧收缩,而胎体收缩较慢,釉比胎收缩得大,釉层因张力过大,造成釉面开裂。这种开裂,有人为促成,也有自然形成,促成的即所谓“开片”工艺,自然形成的,主要是工艺水平不高或操作有误而造成的。宋代“官窑”、“哥窑”、“钧窑”以及明清两代的官窑,都有开片瓷的产品。清代官窑的开片瓷被称作“鱼子纹开片”。

就瓷器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开裂的原因,除了瓷器釉面本身存在缺陷外,多因使用不当引起。如盛放沸水或油炸食品,因骤热或由于外力等造成。这种裂痕称作“崩瓷”或“冷裂”,一般从口沿或足底开始,细小裂纹有时不易看出,须仔细观察或上手触摸方能觉察,价值较低。

虽然瓷器裂痕是因生产工艺不佳、使用不当等造成的一种缺陷,但有些裂痕形成了自然而又规则的线条,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特别是古代的开片瓷,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工艺,而且为后人研究古代陶瓷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因此,这种裂纹的存在没有太多的制约其价值,甚至由于存世量少,更凸显其价值。如在2006年5月5日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成立10周年庆典拍卖会“明清宫廷艺术集萃”专场上,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三多”纹碗以1955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件青花碗为“清乾隆仿成化青花缠枝莲‘三多’纹碗”,因存世仅见且有残缺(碗有轻微的发丝开片),而格外受到藏家的宠爱。

因此,陶瓷开片是工艺的一种创造,它与瓷器的釉色交相辉映,形成一种冰裂纹般的特殊美感。瓷器有裂纹是否影响其价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