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师弥勒佛瓷器?
唐三彩的创烧于初唐,巩县窑是初唐三彩的唯一产地,以后,黄冶窑以及河南地区的密县窑、新安窑、偃师窑、三门峡陕县窑也烧三彩,北方的河北邢窑、山西浑源窑也有唐三彩烧制,唐三彩主要分布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和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流域。巩县黄冶窑在今巩县市黄冶北山嘴、孝东村,窑场分布大约有5公里长,从北山嘴至铁匠沟、庙岭、孝东村等地均有唐三彩烧制遗址遗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其器物种类以生活器皿、人物、动物为主,唐三彩以黄、绿、白为最常见的釉色,其次还有蓝色、褐色等釉色,三彩釉色相互交融渗透,形成绚丽斑斓的装饰效果。唐代盛行厚葬之风,黄河流域是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三彩制品在关中地区随葬非常普遍。唐三彩品种包括生活用具、 动物俑和人物俑。人物有女侍、 宦官、 仕女等。动物有马、 驴、 牛、 羊、 鸡等。唐三彩造型逼真,釉色鲜艳,是一种颇具中国气派的艺术珍品。 骆驼和 马是唐三彩中出现最多,也是制作最精美的造型。 马的造型通常有 驷马、 驮毯马、 蹲马、 躺马等。
在三彩作品中以三彩马数量最多,三彩马造型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有踏步行进的,有缓步徐徐的,有引颈嘶鸣的,有昂头长啸的、三彩马造型雄健魁梧,气魄宏伟、工匠注意捕捉马的肌肉的起伏变化,注意对马头部、颈部的刻画,力求表现马的强劲有力和生动之气。三彩马通体施黄、绿、白、赭、蓝等釉色,釉色以白色为主,绿蓝赭色为点缀,三彩马往往在造型、釉色上费尽心机,工匠在马的鼻、眼、鬃、尾处刻意加工,尤其是马鞍、 驮毯、 马笼头之类更为精工细致。唐三彩人物以天王俑、女俑、骆俑最多,天王俑造型体健粗壮、气势磅礴,女俑体态丰满,头梳发髻,圆润的脸庞,衣着艳丽,风韵典雅。
洛阳博物馆馆藏的唐三彩人骑骆驼造型雄浑粗犷, 骆驼张口嘶鸣引颈,昂首挺立,一身黄色釉色装饰衬以斑驳的绿釉装饰,色彩绚丽典雅,骑者深目高鼻,身着绿色胡服,双手紧拉骆驼缰绳,仰眼注目,颇有风尘仆仆之感,该唐三彩人骑骆驼烧制工艺精湛,形态生动自然,是唐三彩中的珍品。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首先将高岭土制成素烧胎,用含有铜、铁、 铅、 锰等矿物颜料制作成彩釉,然后再将彩釉涂在已素烧过的胎上,经800~900度烧制而成。其中的含铅化合物在900度左右熔融,把其它铜、铁、钴、 锡、 锰结晶体,粘合在一起,并在器物表面流布,形成斑斓的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