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宋代白瓷器?

朴思涵朴思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宋代是承前启后的关键瓷器阶段,因此宋代白瓷特点也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定窑白瓷在宋代可谓声名显赫,贡御瓷更是堪称一绝。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艺人都以定窑白瓷作为学艺或借鉴的样品,足见其典范作用和崇高地位。笔者从事古陶瓷鉴定研究工作多年,在鉴定实践过程中,曾接触过大量宋代白瓷,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研究,总结出鉴定宋代白瓷的一般方法,略陈如下:

一、观釉色

宋代白瓷釉色主要有牙黄釉、粉白釉、灰白釉、青白釉、甜白釉等。

牙黄釉宋代白瓷是定窑独有釉色,其釉色与牙黄相似,黄得非常得体,黄中略带一点白。原因是定窑白瓷的胎骨和一般瓷窑胎骨不同,白中泛黄。由于烧制温度高,高温影响了胎土中的氧化铁作用,在釉薄或刻花的底面处呈现牙黄色,而且此釉色经百年乃至千年沧桑更显得温润悦目,光彩照人。

粉白釉宋代白瓷在定窑、景德镇窑都有烧制,但釉质有别,前者稍带灰白色,后者釉中透着甜白色。原因在于定窑釉中含少量氧化钛,景德镇釉中含少量氧化锡。

青白釉宋代白瓷主要产于景德镇窑。它是南方广大地区窑场在承烧定窑白瓷基础上发展创新烧制的品种瓷器。其釉色洁白滋润,温润如玉,介于白瓷与青瓷两者之间。

二、看造型

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景德镇窑等宋代知名窑口,都有烧制白瓷器的造型,常见造型有碗、盘、盏、盒、碟、瓶、罐、壶、炉、钵、盂、枕、灯、尊等等。碗类一般有敞口浅腹圈足碗、撇口深腹圈足碗、葵口浅腹平底碗和葵口折腹平底碗以及荷叶口折沿平底碗。盏类有敞口斜墙浅腹圈足盏、折腹圈足盏和敞口折沿深腹圈足盏。盒类有敛口折腹圈足盒、敞口浅腹平底盒。碟类有撇口浅腹圈足碟。枕类有长方板枕、腰圆形枕、如意形枕。在造型上,各窑口白瓷器又有不同特点,这就需要鉴定者在长期实践中细心去体会把握。

三、觅纹饰

北宋早期的白瓷器,纹饰出现不多。北宋中期起,白瓷的装饰,定窑主要采用印花、刻花和划花装饰技艺;耀州窑主要采用刻花和划花装饰技艺;磁州窑主要采用剔花和绘花装饰技艺;景德镇窑主要采用刻花装饰技艺。印花、刻花和划花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和山水纹等。剔花和绘花图案主要有婴戏、莲花等。

四、查款识

宋代定窑白瓷款有印款和刻款两种。印款有“官”字款,印在碗心行方框内,有“尚食局”“德寿宫”等铭款,印在盒盖上。刻款有“十”字款,刻在碗盘、盒子口沿下。

五、辨底足

宋代白瓷器底足特点各异。定窑器底足薄,一般有三出托烧痕,也有六出托烧痕,盘碗等器物内墙和圈足多有“泪痕”。景德镇窑器底足厚,足墙较外撇。耀州窑器底足多无釉。磁州窑器底足多为平齐实足式。钧窑器有圈足和饼底足,足内均满釉。

宋代白瓷的鉴定需要从釉色、造型、纹饰、款识、底足等方面综合把握,才能作出准确结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