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为什么要锡镶铜工艺?

凌薇琼凌薇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我国的传统工艺中,有一个悠久历史的“镶”工艺。“镶”工艺是制作玉器、瓷器的重要工艺,我国的能工巧匠在长期制作实践中创造出金镶玉、银镶金、金镶宝石、玉镶金以及木胎或瓷胎镶金镶银等工艺技术。

然而,银和金是贵金属,把较为普通的铜镶嵌在锡制器物上,就成为一种奇特的工艺。实际上,这种工艺在我国的铜锡合金器物制作中时有所见,人们习以为常,却未有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

清宫旧藏的一批金属胎珐琅器,经过我们的认真观察和科学检测分析,得出一个以往未见有人提出过的新课题——锡镶铜工艺,这是古代金属加工工艺中独特而鲜为人知的技艺。

我们知道,金属胎珐琅器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特的艺术品种,它诞生于明朝景泰年间,因而俗称“景泰蓝”(实际上除了蓝色以外,各种色彩都使用,应当称为“景泰御器”)。乾隆御制诗称其为“铜胎珐琅”,现代工艺美术界则正式定名为“铜胎掐丝珐琅”。

珐琅器在制作中除了主要使用锡黄铜和纯铜外,还有部分使用了紫铜、银、金等较为贵重的材料作为金属胎或装饰部件。笔者在对清宫旧藏金属胎珐琅器的观察研究中,惊奇地发现,这些珐琅器的金属胎除金、银、紫铜、锡黄铜外,还有大量的锡镶铜材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