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窑青花瓷器如何鉴别?
乾隆朝的民窑青花已经完全取代官窑,生产有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青花玲珑瓷。从绘画风格上分辨乾隆朝青花民窑器,可注意以下几点。
1、在碗、盘、瓶之类的器物内壁的近口沿处往往有一圈锯齿纹,其内绘两条或三条弦纹;盘、碗之类的器物外部,近底足处有一周绘变形莲瓣纹,内绘杂宝、团寿字或弦纹;这些是乾隆朝青花常见的辅助纹饰,极具时代特点。
2、青花瓷的底足,其早期、中期多为滚圆形浅小宽砂底,无款。晚期器物多宽厚粘砂底,外口沿多呈火石红。
光绪朝民窑青花瓷,有青花胭脂红彩、青花描金、青花浅绛、青花斗彩、青花加紫、青花红彩、青花豆彩、青花黑彩、青花加蓝、青花黄彩、青花墨彩、青花炉钧、青花矾红彩、青花紫彩。民国期间,民窑青花瓷生产兴盛,品种有青花矾红彩、青花描金、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青花粉彩、青花斗彩等。其青花色调受洋蓝影响较大,有的淡雅,有的发污黑,仿品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