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金币是纯金打造的吗?
清朝所铸行的金币主要是作为犒赏军队的军功银的赏赍金。与军功银一样,赏俾金也没有法定的固定名称,如光绪十年(1884),两江总督曾国荃所进呈的赏俾金币即被称为“光绪十一年癸巳正月各省协济军饷赏俾金条”,光绪二十年(1894),湖广总督张之洞所进呈的赏俾金币则被称为“光绪二十一乙未年湖广赏赍金条”。
赏俾金的铸造与军功银相同,由清廷户部统一规定铸造范式,由各省银元局、金元局铸造后再解运到清廷户部报部进呈,进呈之后,再赏解回该呈送省份以备赏赐军前有功人员,在赏发时赏发数额、赏发级别等须先报部批示,待承准之后,才能解赴军营赏赐军中人员。
赏俾金的形制,大都是长条形,每根两端各有鼻纽两个,两纽中通一孔,可用绳索穿系以防遗失。赏俾金的成色多数为八五或九成色,所镌文字有阴文也有阳文。所镌文字的内容包括赏俾金铸造成分、重量、铸造时间、省份、局名等。
金币的铸造由金元局办理,各省铸造金币的金元局主要有户部金元局,湖北金元局、四川金元局、云南金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