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瓷器怎么鉴定?
一、看瓷胎
看瓷胎就看胎质、胎色、胎体。胎质又细又净,用肉眼几乎看不到颗粒状组织者必定是真品。胎质较粗且脏,有黑色或其他色的颗粒者为次品。胎色有火红色或红褐色者一定是真品。胎色为褐色、灰色、黑色或深灰色者为次品。胎体较薄,厚薄程度差异小者为真品。胎体较厚,厚薄程度参差较大者为次品。另外,胎色洁白且亮者多为康熙朝以后的仿品。还有,明清时期的官窑器物与民窑器物相比,无论是大小物件,其胎体都十分厚重。
二、看瓷釉
看瓷釉就要看釉质、釉面、釉下气泡。釉质密致、莹润、有玉质感者为真品。釉质晦、混浊、无光者为次品。釉面老而莹润者为真品。釉面亮而刺目者为赝品。釉下气泡稀疏且密集者为真品。釉下无气泡或气泡单调者为次品。
三、看成型工艺
老瓷一般都是以手工制作成型,件与件之间的造型不尽相同。因为是在高温下烧制的,有些部分会存在变形,而且器物的底部比较粗糙,有旋痕、跳刀纹等存在,有些还沾有砂粒。这是真品的特征。
四、看窑变
老瓷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窑中的气氛或者温度关系,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窑变现象。而且釉面、图案在火光的照耀下会有立体感,这些也是真品的特征。
五、看接胎痕
现代仿品为了弥补拉坯、印坯、注浆等成型工艺的不足,也普遍采用了分段制坯然后粘和的办法。尽管现代粘和工艺十分先进,但仔细观察仍能找到粘和的痕迹和接缝。
六、听声音
如果瓷器不是薄胎器和仿官窑的厚胎器的话,轻轻敲击,真品会发出金属悦耳的声音。如果没有质感或者是有沉闷的嗡嗡声的话,这一定是采用劣质原料或者注浆的方式所造成的。
一件瓷器的好坏,是综合各方面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鉴定的时候,也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