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员有叫厚山吗?
厚山这个名字在清代肯定没有大臣能用,哪怕是一个小官也不能用。“厚山”两字出自清顺治帝玄烨的名讳,是皇上名字的其中两字,下面的人是不能用的。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胤祯,那么“祯”字也不能用。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在传统文化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传统文化里,名字是天地人的结合体,名和字要互相呼应,互相补益,而用字还讲究出处。因此,给自己取名、给孩子起名是人生中的大事,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确定的。
除了天地人的结合,名、字的用字在使用上还有避忌,比如“名不具五”。在中国古代的姓名文化中,人名不可以和国家典礼用字以及皇上名字相重。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上名字是皇帝的独有称呼,是不能被臣子所用的,否则就是犯忌讳,就是冒犯了皇威,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历史上,皇帝们都会给自己取很多的御名和字,以备臣子避讳。“名不具五”中的五,指的就是国家典礼用字,就是皇帝的御名、御字、御号中的字,比如清顺治皇帝玄烨的御名和御字。清代官员有叫厚山吗?厚山这个名字清朝没人能用。
比如清代著名大臣李鸿章原名叫“李章丘”,清顺治皇帝玄烨的御字有“景佑”,因为“丘”字和“佑”字发音相似,所以李章丘改名叫“李鸿章”。“名不具五”之内的字,下面的人是不能用的,要用谐音字代替,也不能在文章和奏折里直接写出来。“不具五”就是不能有五个字,如果名旁有五,字旁有五,那么还有一个号需要修改。
在封建社会里,臣子给自己或给孩子取名、字时要特别注意,以免和国家典礼用字及皇家字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