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红木床什么特征?
一、清式家具多用紫檀、黄花梨、红木等质地优良,纹理细密的硬木。特别是清前期的宫廷家具多用紫檀,色调深沉,显得庄重、古朴高贵。清式家具是多用嵌宝、雕刻、彩绘、描绘等装饰工艺。装饰题材也较广泛,图案繁缛,华丽丰满,讲究对称,题材大多是吉祥图案。清式家具的装饰手法除了有明代家具的线脚装饰(如粽角线、冰盘沿、香糕腿等)之外,还有突出的加工手法是“三曲”和“三圆”。
二、所谓“三曲”即指曲线装饰。一是“上部直流”。多见于扶手椅、靠背椅、交椅的靠背板和三足圆凳、方凳的券口牙子。二是“中部趋直,两侧内翻或外翻”。“中部趋直”。多用于座面以上靠背板正面,如南官帽椅、太师椅、罗汉床、宝座靠背的背板、挂屏、床围、屏风、柜门等。装饰手法一般是在板框的中部稍加突出,而向两侧翻转,形成内翻马蹄状或外撇如意云头状。三是“下部内翻”,多装饰于桌、案、床、榻、柜、罗汉床等家具的“沿”。如书桌的壶门牙子、挂屏、条案、翘头案牙板底面、柜门等,清家具多做雕饰。由于清前期使用紫檀、黄花梨等硬木,所以多采用雕刻手法,而后期使用红木以后则多用剔除的手法。
三、“三圆”即指圆润装饰手法。清式家具多用圆作,如三弯腿、鼓腿、彭牙鼓柜、方壶形桌或案、罗汉床等,其线条都做得圆浑舒畅,生动有力。如:清前期的紫檀、黄花梨家具,由于木纹美丽,花纹细致,故多采用光素手法装潢,用线条装饰来突出造型美。到了后期使用红木以后,雕刻手法更为普遍使用。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圆雕等。
四、清式家具由于追求外观上的繁缛和华丽,所以,较多地使用嵌宝、镶嵌等装饰手法,或用玉、石、螺钿、百宝(螺钿加玛瑙、珊瑚、碧玺等)或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作镶嵌。此外,还有用珐琅、铜片、骨片、象牙片镶嵌各种图案的。清式家具的彩绘、描绘也是常用的装饰手法。这些手法在清早期、中期的宫廷家具上使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