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絞胎琉璃珠贵吗?
绞胎琉璃珠在清代非常流行,是制作各种首饰和佩饰的常用原料,其制作工艺与套料琉璃珠大体相同。绞胎琉璃珠多为珠状、球状以及鼓槌状,其绞胎的颜色有黑、黄、白、茶、绿等色。制作时先将各色原料拉制成圆丝,然后将各种颜色的丝绞缠在一体,然后再制作成型。绞胎琉璃珠的纹饰因绞胎的丝状和绞法的不同而不同,大体有云纹、回纹、太阳纹等。
绞胎琉璃珠虽然在清代产量较大,传世品也较多,但仍受藏家青睐,价格很高。如清代的五福(蝙蝠)捧寿绞胎琉璃佩,长4.5厘来,宽3.5厘米,以黄、白两色套料琉璃丝绞缠制作,然后琢成五只造型各异的蝙蝠围绕一个寿字纹图案的佩饰,该器构思十分巧妙,加工极为精致,品相完好,市场价格达8万元左右。清中期的绿白绞胎琉璃珠,直径3.2厘米,系用白色和浅绿色琉璃绞丝制作成鼓槌形状,其绞丝纹饰纵横交错,清晰美观,球体圆润光滑,品相完好,市场价格在8500元左右。
绞胎琉璃珠因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故清代以前极少制作和流传,清以后也鲜有仿制,且流传品大多收藏在博物馆和藏家手中,因而现在市场上已难见到真品,多为仿品。仿品一般为机车制成,其绞胎线条极为规整,纹饰清晰,颜色鲜艳,不自然;而且仿品多为珠状和球状,极少有鼓槌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