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最大的铜镜有多大?
铜镜,这种生活日用之物,虽然每个古代家庭必备,但并不是家家都能用上质优、型大的,一般普通人家的铜镜都不太大(当然也有铜镜较小的,例如2—3厘米的子镜)。而皇帝和王公的铜镜则不同,他们使用的铜镜不但制作精美,而且尺寸较大。
一般情况下,宫廷铜镜由于使用率较高,所以损坏和废弃的数量也多,清宫旧藏有不少破碎或残损的铜镜,其中就有不少大型铜镜,最大的铜镜直径达60厘米多。由于这样大型的铜镜不易铸造、制作更难,所以在清代中期以前就已很少铸造了,所以清宫旧藏的大型铜镜大多是明代以前特别是宋元时期的遗物。
清代的铜镜一般都不太大,多在20—30厘米之间,也有尺寸较小的,多为装饰品或吉祥用器。清宫旧藏的铜镜,从时代看,基本上是明及明以前的遗物,清及清以前的实物很少。如有一块铜镜直径只有7.6厘米(即所谓子镜),背面刻有楷书“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初二日”,由此,可以确知这就是制造这件铜镜的纪年。另外还有乾隆四十八年御制铜镜,直径8.9-9.3厘米,背镌行草御制诗,是乾隆帝南巡视察时为常州天宁寺和无锡寄畅园所制,上面都有“乾隆戊子御笔”款。这两件铜镜应是“纪事”或“纪念”用器。从清宫旧藏铜镜的存量和使用情况来看,清代宫廷使用铜镜,基本只作陈设、装饰及纪事纪念等用途,而照容之用已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