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擦擦佛有几个佛?
清代擦擦佛大致可分为佛、菩萨、本尊、罗汉、上师共五个类型。佛是最为常见的擦擦内容,其中以释迦牟尼佛像最多,一般造型为螺发、肉髻、眉间白毫、着袒右肩偏袒或通肩式僧衣、袈裟衣纹作U字纹或斜格纹、结跏跌坐于束莲台之上。擦擦上的菩萨像也有出现,而本尊、罗汉、上师像较少。
造像风格大致上仍保留了清代前期的风格面貌而稍有演变。佛与菩萨的头部相貌基本一致。宽额、高鼻、垂目小口、眉目间慈祥温和,上半身略前倾,肩宽胸挺,手臂肌肉感较强。菩萨头戴三叶宝冠、顶饰高冠,饰璎珞、项圈、臂钏、手镯,双手合十、或坐或立。服饰以袒右肩式僧祗支为主,衣纹为双勾技法表现。衣缘、璎珞、项圈、手镯等多以绿彩勾饰。这一时期的擦擦造型风格有从内地传入的汉式造像痕迹,但也有与本土风格融合后的新风格,如菩萨服饰为汉式的对开襟服但头冠却是藏式的高宝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