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各时期龙区别?

简光帆简光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龙纹从形象、样式、规格、色彩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形象凶恶霸气。如清代龙纹头较长呈三角状,张口露牙龇牙瞪眼,怒发冲冠,张口欲噬。头前还有短角状凸起,有的龙纹头上还长有一撮长毛,更显得凶猛恐怖,显示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

样式丰富,规格分明。清代初期,龙饰只用于装饰帝王的服饰用品,其它物品严禁使用龙饰;道光年间龙饰开始下放到王公贵族、八旗子弟及文武官员的官服上使用,但规格不同。道光二年(1822年)正式规定了龙饰的种类及其区别。以袍服上的纹为例,皇帝穿十二章、皇后穿十一章、皇贵妃等内宫主位穿九章、皇太子、郡王等宗室主位穿八章、贝勒等宗室辅国主位穿六章、镇国公等世爵品级穿四章、伯子男穿两章。这种等级的纹章制度,清统治者坚持实行了两百多年。

色彩简单,以金色为主。清代的龙纹色彩为金(黄)、红、蓝三色,以金黄色调为主的单色龙装饰纹样最为普遍,且多饰于皇室用品上,以表现皇族的高贵与尊严。其它龙饰用色不多,且装饰的部位、面积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得越矩。如皇帝、皇后、皇太后服饰上的团龙纹只能运用金彩,其他各色均不能用,这是体现等级观念的又一鲜明特色。

清代龙纹图案装饰的广泛使用,不仅表明了等级地位的尊卑有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力的强盛,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