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25年是什么时候?
“民国”这一概念自民国元年(1912)开始使用,从民国二年(1913)起,民国政府发行的邮票上,“民”“国”字样开始出现,但并未形成规范的版式。 直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才逐渐统一了「民」字与「国」字的写法。并一直延续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所以楼主的这个说法是准确的。
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的第二年,即公元1917年4月,他为了表示拥护共和,与徐世昌、段祺瑞等袁世凯的亲信们共同拟定了《中华民国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家行政以立法、司法、监察、考试四项为原则”。 并在这年的6月份发行了这枚纪念币。
这枚纪念币上的“国”字,就是由当时的钦定官书局所制,左边的“或”没有加一撇,而右边的“土”则没有添加一横。 而到了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央造币厂重新印制了面值较大的五元、十元和国币券。“国”字的写法也正式确定下来。
至于为什么会在1928年后,才开始统一改“国”,可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考虑到清廷留下的旧包袱;二是顾及外国人的脸面;三是考虑到当时地方势力割据的情况,可能考虑让各地军阀的部队用旧称,以维持形式上统一;四是考虑民众的感情,不激化矛盾。 五元券和十元券上,“国”字均作“囯”,且“或”有一撇,“土”有添一横。 直到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由于政治原因,才又重新启用旧版的“國”字,如1947年的三万元券和1948年的纸币中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