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二年的龙会有吗?
1920年的龙银有,而且有不少。 先上图,看看这年发行的龙银。 注意看年份和面额。 这年发行了两角、一元、五角、一元四种面值,其中两角券的发行量大一些,共583.4万枚,一元的只有237.8万枚。 这个数字在民国年间算是比较少的了。因为这一时期纸币发行量普遍比较大。 比如民国三年(1914年)天津造币厂试铸的“袁大头”壹圆银币(正面),据说是当时为了测试市场反应而铸造的,数量应该不多。 还有另一种“袁大头”,这个比较多见一点。 这是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像飞龙币一圆,也是天津造币厂铸造的。据说当年是为了庆祝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十周年而铸造的。
上面这些硬币都是民国年间常见的一些钱币,不过已经很少见了。 现在再来说到题主说的“民国十二年”,其实指的是公元1923年。这一年民国政府的确发行了新的货币,具体有哪几种我不记得了。但是! 公元1923年是民国十一年,而不是你所说的民国十二年。这多了一年啊!
我查到了公元1923年民国政府发行的货币图片: 看来题主给的图真的是很老了。这种图案一直沿用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我又查询了其他资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原来很多网上卖的清代、民国时期的纪念币其实都是假的。因为这些“纪念币”的文字和图案都不是清或者民国的。这些币上面的文字是“中华帝国”“太平天国”“大唐帝国”等。 难道是大清末年老百姓生活好了有钱烧的?不是的。这些其实都是现代制品,是某位先生(不知道有没有这位先生)自己设计的,目的是拿来骗钱的。真以为这些古代帝王会拿现在的金属材料给你铸造什么“纪念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