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用的是什么纸币?

梅博豪梅博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时期的纸币种类很多,主要有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金圆券和人民胜利钞票;日伪政权发行的“蒙疆银行”、“华北临时金融委员会”、“伪满中央银行”的钞票;以及国民党残部在台湾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政院印钞总局”所印行的钞票等。这些钞票在流通期间都受到税收和物价双重挤压,货币购买力非常低下,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作“废纸”或“没值钱的纸”。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钞票的情况:

1.法币(The Legal Tender Note)

由国民政府中央印制厂发行,分人民币(1935年-1948年)和关金券(1941-1945年)两种,以美元为准备金。由于抗战后期和战后通货膨胀严重,其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了,故很少有人持有这类票据。

2.金圆券(Gold Circular) 由国民政府中央印制厂于1948年底发行,以黄金储备为发行基础。但由于当时的通货膨胀极为严重,金圆券发行量巨大,导致其价值下降,远远低于其票面数额。

3.人民胜利钞票(People's Bank Notes) 为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发行,以粮食和棉花作为发行基金,按当时市场价格计算,每张钞票约合10美金。因时值解放前夕,人民胜利钞票发行量不大,且流通时间短暂,因而保存比较完整的人比较少,目前较为珍稀。

4.伪满中央银行券 由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中央银行印刷发行,面值以元为单位,分为10种,以库存黄金为发行基础。1945年日军投降后,伪满中央银行券成为伪满政权的代名词,遭到人民唾弃而被大量焚毁。尽管如此,如今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一些较新的伪满中央银行券。

5.伪满洲国政府信用证 由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一一伪满洲国政府印刷发行,1936年第一期开始,共发行五期,面额有50元、100元和500元三种。因其印刷工艺精良,又具有伪满政府的防伪特征,所以与后来的“伪满中央银行券”有一定区别,值得一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