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毕业生多少?
我来做个对比,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有28个院系,下设275个教研室。 全校教职工约3000人(包括兼职的)。 学生约2.5万人(不包括研究生、留学生和外籍学生)。 这个规模在民国时期应该是中国所有大学中最大的了(清华、北大没数过,估计差不了太多)。 那么一个系大约就是1000人左右。 按此计算,一个系里文科本科生大约在500人左右。 以文科为例,每个系的本科生加研究生大概就1000人,整个学校文科加起来也就是5000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学校的数字,现在的一个双一流高校可能还不到当年中央大学的十分之一。
以当时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和现在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相比,感觉上就是,当时是“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比例要大很多,现在是把“优等生”和“差等”生都集在一起了。 另外,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其实是“通才”教育,现在的大学更多是“专才”教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国时期的大学毕业生要比现在的大学生“全能”一些,毕竟那时候的学科并没有分得这么细,一个系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要学一点。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民国时期大学生数量少也有坏处,那就是大师级别的教授也很多。像中央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就有伍启杰这样的教数学的,清华大学有梁思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华罗庚、杨振宇……等等。这些人都算是那个时代中国数学界的顶级教授了,而他们在民国时期的学生肯定也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