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硬币分币共多少套?
1955年3月,为了适应人民币发行形势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委托沈阳造币厂铸造了我国第一套金属币——铜币 ,共有7个面值:1、2、5、10、20、50和100分。
1956年4月,又增铸了1角和5角两种新面值,并发行了相应纸币。自此形成了第二套人民币的币值序列(图1)。这套硬币至今已发行近60年,是现存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硬币。由于第二套人民币硬币与第一套人民币纸币的币值换算关系密切,因此人们常把这一套硬币称为“纸分币”或“硬分币”。
1980年至1986年间,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需要,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货币体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980年4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金融条例》,明确规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流通券(币)范围内,自行设计票(币)面图案,印制票面金额,实行自营自销。”由此,中国人民银行委托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所属的北京黄金工业公司制造了第一枚硬通货—1980年版1元硬币(图2) ,从此拉开了中国铸造外币的帷幕。随着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日益活跃,其他面额的硬币也陆续问世,直至1986年停止发行。这些硬币虽未正式称“外汇兑换券”,但实际上就是我国的“外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