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螺制品有收藏价值吗?
我是学艺术设计的,对佛教工艺品有一定的了解。 法螺是梵文之“钵”的意译。《佛为首陀利经》卷一云:“佛以手按钵,放赤色光。”唐玄奘译为“宝瓶”(《大唐西域记》);清延祐寺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则作“宝铎”。其义均为“瓶状之物”。 关于法螺的形制,据现有资料所见,约有三种样式: 一是上窄下宽、腰略束口的直颈瓶状。此式法螺,以我国唐代的最为常见,多用以装净水及供养圣者。 二是上下一般粗细的细颈瓶状。此式的代表为北宋定窑所产的“黑定”,元代以后,这种黑定法螺在汉族地区大为流行。
三是体型较大且颈部略粗、腹下部渐收、口部开阔的碗状或碟状。此种形式的法螺,可能源于古代印度或尼泊尔,盛行于东南亚一带,我国的西双版纳曾有出土。以上各种样式的法螺,除了用于供养或装饰外,还常被作为佛教徒修行的工具之一——口诵真言,持颂圣号时,振响法螺,能使心灵得到净化。 所以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法螺最初是用于宗教意义的,而且现在仍然发挥一定的宗教作用。法螺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意义就是它和佛教密宗有很大关系。
关于法螺的起源,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随着印度的密教传入中国的,因为中国的汉传佛教早期是不提倡使用法螺的,但是到了唐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延续至今。而另一个说法则是把法螺的起源地定为古波斯,因为它在汉代就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无论是哪种来源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法螺起源于宗教,至少最初的使用者是宗教人士或者信仰宗教的人。所以法螺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也是它具有收藏价值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