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具有收藏价值吗?
信封,这个收藏品看起来是很“卑微”的。和那些瓷器、玉器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微不足道”的收藏品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就拿信封来说吧,一个小小的信封能让我们看到政治风向、经济状况甚至社会文化风尚的变化。 新中国的第一个信封,上面印着 “中国人民邮政” 六个字。
从1949到1971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邮递员还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为人们传递信件。这期间所发行的信封虽然不多,却反映了这段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的重大变迁。
1955年,为了响应中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全国开展文艺汇演,信封上印着“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字样。 到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边境局势紧张,信封上出现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口号。
进入70年代后,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及中美关系的缓和,信封上的文字又变成了 “团结友好,繁荣富强” 的字样。 到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以邮局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1992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会上,国内邮政部门首次公开承认邮政业务正在逐步萎缩并宣布“邮递员即将告别历史的舞台”。这次改变影响之巨堪比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从此,人们的生活与信封渐行渐远。电话、手机以及电子邮件逐渐取代了它。尽管人们仍用信封装现金、名帖或者寄送快递,但那种从邮筒里取出信报、期待来信时的愉悦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