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铸铜钱有收藏价值吗?
我这里有一些晚清的私版“咸丰元宝”,不知是不是私铸的,想问一下是否有收藏价值 图中为实物照片 一共有100多个,上面刻的字各不相同
答主先说个结论,这类钱有比较大的收藏和科研价值,但是市场潜力有限。 下面说原因: 首先说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清廷因财政紧张曾经谕令各省铸造“咸丰元宝”钱,但只有部分省局做过这种尝试,并且流通范围局限在局部地区,所以这种钱币的发行量并不是很大。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咸丰“元宝”是四川造币厂于咸丰四年正月制造的,而河南、广东等省的造币厂则是在咸丰五年才开炉铸造的。 根据您的描述这些“咸丰元宝”应该是地方官铸的劣币,也就是俗称的“铜板”。从您的照片上看,的确不是官铸的货币,文字内容都是“咸丰元宝”,但是每个字的大小和高矮却有差别,这是由于不同省份的工匠所遵循的版式不一样导致的,具有比较高的史料价值。另外从版式上来看,有些字带有“金”或者“文”字,这说明它属于改值币,是将面值较小的钱替换成面值较大的钱,这种钱币在历史上是不允许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官方授权各地官府自行印制,另一种就是私人非法铸造。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前者几率较大,因为咸丰末年财政吃紧的情况早已被史书所记载。 这类钱币由于非官方铸造,而且时间较早,存在质量差,形状不一等问题,所以在市场上不太受欢迎,价格也比较低,一般的在几十元一枚,品质好的也能卖到上百元。虽然市面上卖的比较便宜,但是收购这些古钱币的机构却很少,这是因为它们不符合当今钱币收存的规范,如果想要长期保存并传承这些钱币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