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人民币一百元值多钱?
80年代,我在农村信用社工作过两年。当时我们那里还没有通汽车(到县城得走40公里),去存取钱都是靠双脚。 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年秋收过后,乡里派人送来一堆稻草,说是我们村欠社里的贷款,用稻草抵顶利息(当时是按季结息)。我负责点清数量后交会计入账。那些稻草一把拢着,约摸着有十几斤吧,真的只是“一把”而已。
记得我当时还开玩笑地说,这些稻草抵顶的利息够吃顿排骨了! 当然现在看起来,这些稻草的价值远不止这些。那时候人们生活比较贫困,很多人家都养一些猪和鸡。
有一天,一个村民来取款,顺便让我给他家猪称一下体重。我问他为什么要我的称,他说“你那称比较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有的人家的称放好几年了,不准确。我称完猪返回办公室不久,就听到有人敲门。我抬头一看,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高大,一脸淳朴的农民。我不假思索地问他“你是大老刘吗”他点了点头。
当时我负责保管现金和重要单据,所以出入库要登记,还要记账。因为当时业务量不是很大,所以我就手工记账。 大老刘进来后我发现他腰间别着一个很旧的皮夹子,上面还挂着钥匙等物。我问他是不是把钱放在里面。他笑着说我聪明。接着他从皮夹子里掏出一卷钞票递给我说“这是三百块,是你给老刘家猪称重的报酬”。
我接过来打开仔细清点了一下,果然有三百张崭新的十元票子。
后来大老刘边说着“谢谢啊!”便笑容满面地离开了。 那是1986年的事,这三百块钱对当时的我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如果放到现在,估计能买30多公斤大米或者50多公斤面粉。
但我没有花这笔钱,而是如数交给领导,让领导转交给他的家人。 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大老刘的笑容和他脸上清晰的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