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回收吗?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其面额都是“50”或“100”,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48-1953),我们使用的是第一套人民币,这版人民币的面额有“1”“2”“5”“10”“20”“50”“100”,最大的面值是五百元;而第二套人民币是从1955年开始发行的,面额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大家熟悉的“大团结”“大帆船”“车床工人”等图案的纸币就属于第二套人民币。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对钱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用票子来买针头线脑,而是需要用它买房买车,于是国家陆续发行了第三、第四套的人民币,这种需求的变化导致了旧版人民币残损币的贬值,所以,在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发售“四版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珍藏册,以69.7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当时国内钱币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到了2010年和2011年,这两次拍卖会的主题都是“新中国币王”——一元券罗马数字I IX III号,这两张纸币因为印有阿拉伯数字和字母符号,在当时被用于出口创汇,因此留存下来的数量非常少,堪称“孤品”,这次两次拍卖会分别以198万元和210万元的成交价引起了热烈的关注。 而今年,这张“币王”终于属于咱中国老百姓了!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9月16日举行动态拍,一张1953年印制的一元纸币,编号I IX II XXXXA,以135万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贵的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