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人民币上有几种文字?
现在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共有11种文字。 分别是: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字母、外文大写字母、外文小写字母、盲文点字和汉语拼音符号。 这11种文字分别出现在205.100.200.50这4个票面的正面下方。 在硬币的反面则只有7种文字,即: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字母、外文字母、盲文点和符号。缺少了拼音声调。
在2005年发行的“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上,除主景人物肖像外,上方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及英文标识,其下还印有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希腊字母三种外国文字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字样。 而在1999年发行的“牡丹花券(1999年版)”中,背面在币值数字后印着外文,其中一种就是拉丁文,虽然这种文字在现在用得不多,甚至已经算不上“活”的文字,但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发行货币应当印制民族文字。所以,拉丁文在现代中国仍属于法定货币上的法定文字之一。
在中国古代发行的纸币中,由于主要顾客群体是民间百姓,为了便于识读,往往将文字设计为宋体或雕版印刷术的方式出版。这样,在印制工艺上就保留了宋代以来的古典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