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文是多少人民币?
古人说的一贯、千文、百文实际上都是指的铜钱,一贯等于一千个制钱(又称铜板),而千文和百文实际上也是指的铜钱——一千文或者一百文。 由于古代的货币单位是以铢、钱、两、斤为单位的,所以这些个“文”其实指的是铜钱,而不是纸币——“文”在明代以前主要指的是铜钱,从明代开始才指的是纸币。
那么一枚古币到底值多少钱呢?这个得看是什么钱币,因为不同朝代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果是一枚康熙通宝,它的价值大概在10元/枚左右;如果是顺治通宝的话,那它的价值就高达20元/枚。
当然,这种简单举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古代的钱币数量太大,而且种类太多,不能如此概而括之。 比如说先秦布币、秦半两、汉五铢等,因为铸造量大,留存至今的很多,所以价格不高,几十元一枚甚至几元钱一枚的都有;而唐开元、宋钱、明钱的价格就较高了,因为流传下来的相对少些;到了清代,由于铸币技术提高,很多钱币用料精良,做工精美,因此价格不菲,如咸丰元宝、雍正通宝,一枚价格在400元-6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