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裁剪有偏差算错币吗?

阳忠华阳忠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最常说的“错版”,其概念应该为“版”而非“错”。 所谓“版”,指印制图纸或模板时出现的差错而使印刷的件数超过规定数量(通常为原价数倍),这些超期的成品即所谓的“错版”。

在收藏领域中,一般只将上述两类纸币认定为真品、正版的纸币,其余尚未被发现或收集到的一定数量(一般为100张以上)的残毁券则统称为“漏印钞”。 至于题主所说的这种因裁切出现问题而导致几张钞票缺少几根丝线的“缺印钞”则是很常见的,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种“错版”,也不能算“漏印钞”。

目前国家发行的所有人民币中,只有1980年版50元券(第二套人民币)和1995年版100元券(第四套人民币)这两种面值由于票面尺寸设计特殊存在一定几率的“裁切错版”;而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行2013年第五套人民币的通知》公布的5枚新版硬币中,因为铜合金材质导致的腐蚀、氧化等物理特性导致出现少量“剪切边”也是有可能存在的——不过这样的“错版”极其少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从目前的理论来看,人民币出现“错版”的几率微乎甚微,即使真有了也只能归于巧合或者工程上的偶然失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