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书法家李牧是哪里人?

骆广吉骆广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李牧(1895-1972),字秀伯,自号“九痴”,晚号“陶庵”、“五柳散人”。四川绵竹人。近现代书画家、文学家、诗人。 李牧是近代著名作家李劼人的堂弟。其祖上在康熙时因避乱由湖北麻城迁至四川绵竹,世居城南。其父李铭汉是光绪乙未科进士,曾任山西提学使,著有《晋察绥地理志》;叔父李道南是清末举人,曾任陕西邠州知州。受家族传统文化影响,少年时代李牧便立志读书。他天资聪慧,记忆力极强,过目成诵。

1903年,李牧进入私塾就读并随师学习古典文学和书法。由于他成绩优秀且书写的碑帖深受老师称赞,于是被推荐到京师大学堂深造。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新思潮,开始接受西学。 毕业后,李牧回到四川投身于家乡的新式教育。他先后担任了成都府中学堂教员、四川省优级师范学堂国文教员及教务长等职。在此期间,他还赴日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学,并加入了留日学生组织“国民会”。

尽管李牧醉心于文学与艺术,但是他并没有忘怀国家兴亡、民族危亡的大义。民国初年,他回国后应同乡之聘,出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位于今江苏常州)校长,并利用自己的名望与身份暗中支持革命党人的活动。

北伐战争爆发后,李牧应蒋中正之邀,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少校参谋,赴武汉参加政治工作。抗战爆发后,他又辗转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人接见,并被聘用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这期间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在会上做了长篇发言。这个发言后来被整理成《论书艺》一文,成为研究他对书艺独到见解的唯一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牧回到北京定居。他继续潜心钻研文学、史学,同时对于书法的研究也未曾懈怠。1964年至1972年间,他先后编著出版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国文学发展史》、《鲁迅小说集·导论》等作品;此外还整理了明清以来的笔记、小说百余种,约三千馀万字。他的个人著作结集为十多种,共约二千多万字。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李牧不但博古通今,而且才气纵横,在诗、文、曲、赋、古文方面均造诣颇深。尤其擅长书法,其字体清新洒脱,自成一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