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寒山的作品怎么样?
我最近看了他的《寒山诗集》,书法不错。 以前只知道“吴均体”好看,看过寒山作品集后才知道原来南北朝还有这种字体,叫作“魏碑体”。 “魏碑体”和唐代的欧、虞、褚、薛诸家不一样,更和清人的坊间“馆阁体”不一样。
“魏碑体”笔势飞动,结构多变,笔画粗细变化明显而又浑然一体,非常耐看,越看越有味道。而且每一个字都力可扛鼎,给人一种阳刚之气。 我觉得“魏碑体”很适合用毛笔写作,因为这种字体书写起来很有力度感。当然,如果像寒山一样用硬笔写出这样的效果是做不到的——除非你拥有很强的硬笔书法功底或特殊的创意。所以,学习古汉字就必须从毛笔开始。
现在有些人学习古代汉字就是直接拿硬笔去模仿,这样学出来的效果肯定是差强人意的。 为什么我会对这种字体这么感兴趣,因为我是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我们的设计基础课程里面就有关于“书写设计”的课程,其中,“字体设计”就分为“古典文字字体设计”和“现代文字字体设计”。 所谓“古典文字字体设计”就是要学生写出好看的古汉字。而“现代文字字体设计”则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设计的现代人喜爱的字体。
学好古代的汉字的书写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基本功之一。 所以,我就想找些古人的法帖来学习,于是就去寻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碑汉简等材料。后来,我发现寒山的这个版本《寒山诗集》里有很好的“北魏体”的字体,于是就拍了下来。
除了这本书里的“北魏体”以外,我还找到了其他的“北魏体”的字体。 这些字体都属于“魏碑体”,又称为“北朝碑碣体”,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时代刻凿在石碑上的文字。 因为这些朝代的统治者都是鲜卑族,他们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提倡儒教;同时又受自身游牧民族的影响,所以在文字上同时具有汉文化和鲜卑文化的特点。他们的文字既不同于汉代的隶书,也不同于隋唐的小楷,而是一种新的风格,即现在的“魏碑体”。
学习“魏碑体”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可以写出一种属于你自己的风格的字体出来。因为它的变化丰富,只要你能够融会贯通,你就可以随心所欲。 我建议你学习这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