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叫什么锦的书法家吗?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土奴,东晋书法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其母卫夫人是当代大书法家,父亲王羲之是“书圣”。王献之家学渊源,自小聪明好学,7岁开始练书法,9岁写出有名的《兰亭序》。他写的字清秀飘逸,风格独特,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因为母亲是东汉司徒韦彪的女儿,所以王献之出身豪门大家。他5岁的时候,妈妈给他找了一位名师教他练字。这位老师不是别人,正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秘书监,大书法家王羲之!于是,王献之开始了系统的书法训练,他从临摹父亲的碑帖入手,很快就把家传的笔法学到了手。
但是,王献之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的目标不仅是超越自己的父亲,还要超越历代的名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在刻苦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广泛观摩学习。先秦的石鼓文,两汉的隶书,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他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练习。由于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年方十八的王献之便成为当时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了。
王献之的书法,最擅长的是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流畅自然,笔墨饱满,风神潇洒;他的草书则笔法多变,跌宕有致,又因少有人能够真正看懂他的草书,所以他往往能在草书中加入一些诙谐幽默的元素,以此来调侃那些不能理解的人。比如他的传世名作《鸭头丸贴》中就有这样一句:“行书君宜知入,草书君当得。”用这种自我解嘲的方式来表达他对草书造诣的自夸,实在是又可爱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