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的书法家都有谁?
李邕(678~747),字泰和,唐代青州人。他少年好学,善书,工文辞。开元年间由荆州刺史召为左司郎中,转户部侍郎、知制诰。因恃才傲物,屡次触怒唐玄宗,被贬官,后虽屡迁,终不免于贬斥。他的行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行笔遒劲,有“八分”书法的古朴味;草书师法张旭而又能自成一家,潇洒流利而不失法度。传世作品以行草书居多,如《李白仙诗》《叶有道碑》《郭虚己墓志铭》等。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唐朝四大书法家”,有“有唐一代,无人出其右者”“唐朝书中第一”之称 。
钟绍京(生卒年不详),唐代长安人。他是武则天时的状元,官至秘书监。其字法端严,善飞白书,传称与薛稷、褚遂良、欧阳询并称为“隋唐四大家”。所著《书林藻鉴》是我国第一部论书专著。代表作是《灵飞经》,墨迹今存。此外尚有《宋真宗诏》《赵清献碑》等。
褚遂良(592—658),字登善,唐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隋朝尚书参军事褚亮之子。初任秦府参军,历仕弘文馆学士、高宗时太子詹事,后来被贬为桂州刺史。他博学多才,通晓古今,擅隶、楷二体,精于临摹,书风遒劲秀丽。小楷著作有《心经》《洛神赋》《万德圆光之记》等,楷书著作有《孟法师碣》《雁塔圣教序》等。后人评述他的书法“笔法精致,结字严谨,骨气深稳,风神清朗,巧丽中兼有天成逸趣”。
张旭(公元683-753年),字伯高,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他一生好饮,酒酣兴发常舞咏歌,甚至狂走呼号,颠狂至极。世称“张颠”。他的草书继承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历代名家传统,又善于自出新意,风格独特,人称“草圣”。代表作有《古诗四首》《千字文》等。
颜真卿(公元709年至785年),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五岁丧父,家境贫穷。他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得晋代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真迹,笔法大为长进。他的正书雄浑庄重,行书婉丽飞动,草书则得张旭笔法,奔放流畅。后世推其为“正书之祖”,“唐人第一”。有“颜筋柳骨”之称。传世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帖》《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李玄静碑》等。
柳公权(公元778年至865年),字诚悬,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人。他以进士出身,历任监察御史、太子太保、东都留守等职。他擅长楷书,师承颜真卿,博采晋代王羲之、欧阳询等人之长,自创一体,笔法刚劲有力,世称“颜体”或“柳体”,与颜真卿齐名,合称“颜柳”。他的书法被誉为“欧柳”“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