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是哪代书法家?
关于邓石如,有很多事值得一说。 他本是清代中期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史上著名理论家包世臣的弟子,他的刻印造诣得自于他的老师以及后来的吴让之。 他在篆刻上取得的成就使他在当时就有“印宗”之称。在书法上,他是碑学运动的先驱人物,他对汉魏古碑的大量拓片、研究、复制品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注重对隶书的研究与练习,晚年以毕生精力从事隶书的创作,从而奠定了他在隶书方面的宗师地位。 他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两百多年,但是当代许多书家都非常推崇他。这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有着卓越的理论建树。他的《述书》、《评碑记》、《篆文》等文章,论述了书法中许多问题,提出了很多创见,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总的来说这些论著对于后来者了解书法的历史发展、字体演变规律乃至书艺技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他的这些文章一直被后世书家所引征。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那就是他在晚年创造了“方笔楷书”(即现在的楷体)。
现在一般人都认为正楷或行书是最易流畅书写的字体,但古人其实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正楷才是最难写的,因为正楷需要写得规范、端正而没有一丝歪斜,所以历来正楷大家都不胜枚举,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而楷书里所谓的“方笔”,实际上指的是点画呈方形或者方形的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和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字。这样的字看上去比较规整,但过于呆板,不易于展现出书写者的个性。于是很多人就想到了在方笔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这样方笔楷书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