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书法家一凡是谁?
我是安徽人,小时候在合肥练过书法,当时老师有让选帖,我选的颜真卿的多字,欧阳询的九成宫,还有王羲之的圣教序。我记得我当时很喜欢王羲之的字,但是老师认为我不适合,理由是字形太散。其实我现在看着自己的字,的确如她所言,字形太过散乱。 后来离开家乡,求学工作,很少再动笔写字,但一直对书法有着浓厚的感情。最近一次看到关于书法的消息,是朋友转给我一凡先生的图片。我忽然觉得,我的童年记忆里那两个让我着迷的字又回来了——“颜”、“欧”。于是翻出旧帖,认真对照起来。
我的童年是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物质生活虽然不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很丰富。记得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每个班级要列队进场,还要准备标语,这些工作都是大队委负责。有一年,我和另外两位同学被选中,负责书写标语。一条红色的横幅,由黄颜色的布料做衬底。我们三人执笔,在布的两侧各写半幅字,一个字四个人写,倒也不忙。可是当我看到他们写的字的时候,我惊呆了!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能够买到的纸都不很好,且量少,所以不能随意丢弃。我看着他们写完的那一面,不忍心直接擦掉重写,于是就绕到他们身后用吸墨纸擦。或许是因为紧张,或许因为多年不握毛笔,我的手发抖,连带着墨汁也溅了出来。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他们的字都被染了色,变成了花脸。 老师过来,看了看我们的字,又看看我们的脸,终于忍俊不禁笑出来。然后让我们回教室重新写。
我回到座位上,心有余悸地拿起毛笔,盯着桌子上的白纸,突然觉得眼前这一切如此陌生而又熟悉。我深呼吸一口气,提起笔来开始写字。当我写完第一个字的时候,发现我握笔的姿势已经是标准的三角悬臂式,从童年时代起就养成的驼背居然不自觉地直起来了。等我写好标语,抬头望着黑板上方的镜子,忽然觉得我的字写得干净而又端正。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那个认认真真写字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