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级美术师什么待遇?
首先,这个荣誉不是“画得好不好”的评价标准(否则我也能拿个一等奖了)。 其次,这个称号不是由官方来认定的(否则陈丹青先生也不会与这个称号无缘)。 所以题主所说的“但在中国只有像黄永玉、刘大为等极个别艺术家才能获得国家一级美术师的称号”是不成立的。 你知道当年被评定为“高级职称”的美术工作者有多少吗? 据1986年《中国艺术报》报道,当时全国有3万多名工艺美术设计师和4000多名普通画家在评职称,但是最后获得了高级职称的各有5%左右,即各1500人和2500人。 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的5%左右的人里,大部分现在都已经去世,比如张仃、赵朴初等等;而现在还健在的,获得这个称号的时候都已是成名已久的人物,比如韩美林、钟敬文。
当然,现在的评价标准跟以前不一样,不是以“副高级”为准则来评定“正高级”了,而是以作品的水平作为标准——不过这个标准更模糊且难以量化。于是一些水平确实很高的老一代画家因为去世或是创作时间早,所以没赶上这趟车,就被认为是“一辈子评不上高级职称”的代表,其实他们本来就是高级别的画家呀! 而现在活跃在一些展览上的年轻些的画家们,虽然作品也有高低之分,但是普遍的水平都是超过老一辈人的水平的,所以可能参加几次全国展览就能拿到这个称号了。
所以这个“一辈子评不上高级职称”代表的不是一个群体,而只是某几位老一代知名画家而已。 以当代青年书画家为例,如果坚持创作,积极投稿,一般都能在全国展览中获若干奖项,然后申请高级职称基本都能成功。即使不申请,许多地方也主动提供岗位给他们(很多二三线城市都想引进这类“高层次人才”)。所以你说这些人大约是什么水平呢? 我认识的一位80后青年书家,就是那种“不申请职称也能成为高层次人才”的,他本身是院校本科加研究生毕业,水平很高,拿了各种大奖,入展中国书协会员次数无数,字也卖得很贵(比某些中年书法家要贵不少),生活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