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的建盏窑是哪里?

屈高鹏屈高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建盏,因产地而得名。现在人们常说的“建盏”,其实是指用特定的工艺制作、产于福建建阳的瓷器。 “建盏”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撰写的《梦梁录》中:“建盏用大小碗,谓之盏托。” 这里的“建盏托”,就是指如今我们所说的“建盏”。但这里提及的“盏”,是饮茶的器具而不是指一种单独的茶器。

那么,为什么宋朝时期出现的“建盏”会被元朝时期的人们称作“盏托”呢?这得从“盏”字的演变过程找答案。 现在人们常用的“盏”字,在宋朝时期的书写方式是“盞”,这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占”字表示读音,右方的“戋”字表示意义,本意为指小酒杯。 但是,在元朝以及元朝之前的金代和明代早期,“盏”字的写法与“建”字相同并通假,都读作(zhàn),所以元杂剧《老园香》中就有“玉盏”的说法了。 而“箸托”一词则出现在元曲《百花亭》中:“见放着一双箸托,几番家无计奈何。”这里虽然提到的是“箸托”但是其含义也是指装筷子的器皿即现在的“建盏”。 在建国之前“建盏”又称为“注子”“酒盏”等。这是因为“建盏”除了用于饮茶之外还用于喝酒,而且宋代的酒盏和今天的酒盏外形截然不同。

宋人饮酒,使用类似现代人喝咖啡用的瓷杯或玻璃杯直接舀取酒液饮用。但是,由于陶瓷材料的温度特性,这种杯子不能用于盛放热茶,否则会炸裂。他们饮茶时使用的茶具,和饮酒时的酒具是不同的。 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现如今人们饮茶不再局限于吃茶习俗,而逐渐发展为更加自由随意的品饮方式。加之高温彩瓷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黑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各种颜色各异的彩瓷建盏层出不穷,而黑釉素盏反倒成为了“稀有珍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