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分类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问过某大学教授,他的答案是中国画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工笔就是细笔画,写意是粗笔画; 细可以分为精、谨、工; 粗可以分为放、野、写意 所以,严格来说,工笔、写意只是中国绘画两种不同面貌风格的统称,里面还可以继续分。比如工笔画里还可以分丹青(用墨色线)、白描(用淡彩勾线)等等。
我个人觉得这个分类方法不切实际,因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是可以超越风格表现的。比如我最喜欢的齐白石,他的作品有工笔也有写意,但丝毫影响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样,我认为徐悲鸿最超时代的作品是他早期的马,而后来那些所谓“徐氏画风”的作品已经很难超越时代了。所以我觉得一个画家只要其创作的思想和语言是我们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就不应该以形式上的“工笔”“写意”来界定。否则我们怎么解释张大千这些“大写意”名家呢? 所以我觉得要研究中国绘画的流派,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来定义比较合理——按朝代划分,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画家和风格,这种风格往往是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人气质所决定的。如唐朝的富贵,宋朝的文雅,元代的简淡,明朝的中正平和,清朝的工稳。当然,每个朝代也不是只有一种风格,正如元朝除简淡之外还有赵孟頫的秀雅,明朝除中正平和外还有戴进的双勾重彩。
我个人喜欢把中国绘画的风格分成五个基本类型:
1.文人画:代表为宋朝文同、苏轼父子。作画为业余消遣,不求卖钱,所以称为“文人画”或者“士夫画”。特点是题材内容比较单纯,花鸟、山水居多,人物也有但很少。描绘对象比较“文雅”——即所谓的“文人之雅”,如梅、兰、竹、菊、山水、岩石。技法上讲究笔墨情趣,追求韵味。
2.匠作:代表为元朝王振鹏,他所绘《伯牙鼓琴图》为宫廷所作。特点是力求写实,在笔法上接近自然物象。所以工细,略乏笔墨意趣。由于多为宫廷所需,所以艺术上并不求奇求新,按照宫廷的审美需要去绘制。
3.院体:代表为宋朝赵昌,他擅画的花鸟被称为“写生赵”。又是画院院士,所以称“院体”。与文人画相对,多表现“俗”的内容,如花鸟中的牡丹、桂花、莲花、禽鸟,山水中的“四王”的山石树木。画法上讲究法度,笔法比较工整。
4.江湖:明末清初流行一种不拘泥于古法的新画,人称“江湖派”或“金陵十二钗”。代表人物有石涛、朱耷等。特点是承续元明清四代的笔墨趣味,又追求新奇,喜用泼墨、破墨,并参以轻工笔画的手法。既符合文人“文人画”的要求,又有新的视觉冲击。
5.民间:在民间大量流传的年画,以及刺绣、编织等各种手工艺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群众基础,也是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