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港币是中国多少元?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曾经使用两种货币,即港币和英币。其中,港币主用于日常贸易的支付;而英币则主要用来储备或者投资。 1935年至1947年间,中英两国政府曾屡次协议规定,英镑对港币的兑换比例。例如1936年的《中英汇率协定》中规定,在海关计价之外,英国政府对英镑的持有者(包括机构和个人)提供无限制卖出的利率为2.5%的贷款,借款以英镑计值,还款时除归还本金外,还要加上5%的利息。同时,根据这一协定为,在香港市场上,英镑的价格不得低于规定的下限,否则政府就采取买进的方法使价格回到下限。该协议没有具体的规定上限,事实上当时也没有出现英镑汇率超过下限时的情况。[1]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尽管战后初期港英当局将英镑对港币的兑换比例定得相当高(高达1英镑兑15港元),但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以及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1950年以后美元对英镑的持续升值,使英国不得不逐步降低英镑对港币的兑换比例,到60年代后期才最终确定了当前的兑换比率。
目前,人民币对港币的官方汇率为1:1.0383。[2] 根据上述历史资料,可以计算出1947年以前(含1947年)每1英镑大约可兑换15.5-16.5港元。换言之,当时的1英镑相当于现在的50-55港元。1947年之后,随着英镑区制度的废除和固定汇率的废除,英国的货币政策空间缩小了,为了刺激经济,英国央行不得不加大货币发行的力度。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英镑贬值,而香港港元相对英镑来说基本保持不变。1947年后每1英镑只能兑换约12-13港元。据此,1英镑现在应该相当于50-60港元。但是,考虑到当前英国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英镑的未来走势很难判断且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性。50港元与1英镑的换算关系也会因此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