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城市书法有名?
中国有名的书法家有很多,但是论起城市的名字来那可真是不好说。 因为每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不同,所以很难一概而论。 但我以为,如果单独论及“书”这个维度的话,杭州应当是数一数二了。
一是因为这里自古就有“书圣”之称;二是宋代以来,文人大儒们几乎个个都擅长书法;三是南宋时,临安书坛之兴盛,堪称历史上第一;四是近代之后,许多著名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过印迹。
王羲之《兰亭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中的“永和九年”其实指的是公元359年,这一年晋帝司马昱(yù)下诏令全国大赦,改年号为“永和”。而司马昱的宫殿就在现在的杭州拱宸桥附近。于是,这一带便被称为“永和”或“永昌”。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俶(chǔ)因慕王羲之之名而命人在杭州西子湖畔凿山建塔,并命名为“智珠禅寺”以表敬仰之意。这座寺庙在当时十分兴盛,以至于其他地方的寺院都在其周围定居。每当晨钟暮鼓之时,梵音袅袅、书声琅琅——不少读书人在这里读书学习的同时也能得到智珠禅寺高僧们的指点,故而这里的书法水平也水涨船高,一时无两。
宋元明清以后,随着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除了诗词歌赋之外,各种艺术形态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琴棋书画”,乃至“吹拉弹唱”,无一不在其中。因此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见到这些文人墨客的踪迹,比如西湖边的“抱朴道院”、“净慈寺”等;又如城内河浜两侧,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尚志书院”与“忠孝书院”——虽然这里曾有过诸多的藏书楼,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每年举行一次的“武林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