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有何美?
谢邀!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和学生们讨论了中国玉器与西方玉器(宝石)的区别,其实这个差别简单概括就是“天地人”三才的概念,而玉在东方文化中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说玉比做人是最合适的。
首先来看人——人是万物之灵长,是人创造了文化和艺术,同样也是人在欣赏着文化和艺术。但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动物只能使用天然的食物和天然的工具来生活。同样地,动物和人都属于物质范畴,是有形的;而玉这种自然产物是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的意象。
“象”在我国传统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易传》中说“象者,像也;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自然运行的规律,而象则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总结得来的,它既是道的具象化也是人类意识的载体。从这一层意义来说,玉虽然是物质,但却具有了精神的意义。
我们再来说说天。《易经》开篇便是“乾坤和其德”,其中乾卦的卦辞便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意思是说苍天是无处不在的,又是物质的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天开始的。同样地,我们在鉴定古玉的时候常讲的有“沁”“氧化”之类的,其实这些都是时间的痕迹,它们就像是光阴刻在了玉石上一样,告诉我们这块玉是经过岁月打磨的。时光在古代又被形容为“白驹过隙”“日月如梭”,这正像是形容人的成长过程,时间又恰好是人体无法抗拒的东西。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玉是有生命的呢?
最后谈谈“地”的概念,在我的课堂里总是用“地气论”来解释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璧等祭祀器皿的造型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原因了。因为古代中国人是非常注重阴阳和谐的,而天在上属阳,地在下则属阴,如果有了阴就没有阳,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古人为了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便创造了玉琮(外圆内方)和玉璧(内外均圆)这样“天人合一”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