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戴戴会变种么?

诸葛瑞吁诸葛瑞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还真不是时候,昨天刚写了一篇关于这问题的文章 这里把文中引用资料的部分删掉,直接放结论 种水色三者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关联性:种水好,色不一定好;种水差,色也不一定差。

当然,从概率的角度来说,种水好的产品其颜色一般也会比较好,因为优质的产品往往经过了自然界上万年的沉淀才能够形成,在质量方面,自然也是越优质越好。 但反过来,种水好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出好的色。 比如这块料: 是块老坑玻璃种,种水是极佳的,但色非常淡,勉强算是糯米青吧。

再来看这块料: 是新坑油青种,种水一般,却有艳丽的绿色。 所以可以看到,种的级别并不能作为判断翡翠颜色好坏的唯一标准。

影响翡翠颜色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杂质、结构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翡翠的结构——也就是质地。 结构的特征取决于两个要素:晶粒度和结晶状态(颗粒形状)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晶粒度。 这个很好理解:一块翡翠原料切成薄片以后,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里面是有“晶体”的,这些“晶体”就是翡翠的晶粒,而每个晶粒的大小就是一个粒度,用放大镜就可以看到。 一般来说,晶粒越大,则结构越粗;晶粒越小,则结构越细。

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 新坑种一般都是纤维交织结构,所以纤维越多越密集,晶粒度就越小; 而老坑种则是鳞片粒状结构,颗粒大,晶粒度也就比较大了。 (注意:下图中B的晶粒是非常大的,所以A和C都是不能与其相比的) 接着说一下什么是结晶状态。 这个有些抽象,我举一个例子就容易理解了: 在同一种类的情况下,如果两块翡翠经过抛光打磨成凸面的效果,那么相对而言,其结晶状态就比较好;反之,如果是凹底加工而成的,那么其结晶状态就差一些。原因也很简单,前者留下了更多交代更加完好的晶粒,后者则磨掉了更多的晶粒。如下图: 上图中左侧是好的结晶状态,右侧是不太理想的结晶状态。

种水色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排序——比如做挂件的时候,会把种水放前面,而对戒托而言,颜色就要排到前面了。 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种水总是基础,色只是点缀。就像是人,先有生命再考虑颜值,而不是有了外表然后努力获取生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